2017年,按照省政府总体工作安排,黑河市黄标车淘汰工作任务为1924台,在市县两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,市政府党组成员、市公安局党委书记、局长邓福才同志亲自部署,分管局领导、各县、市公安局长直接指挥,全市交警齐动员,克服困难、超常规开展工作,集中两个月时间,打赢了一场黄标车攻坚战。截至11月17日,全市已淘汰黄标车2004台,超额完成80台,完成率为104%,提前完成黄标车淘汰工作任务。
一、领导高度重视,科学部署,为黄标车淘汰工作提供组织保障。9月下旬,全市黄标车淘汰工作完成不足40%,在这种情况下,9月22日上午由市公安局联合市财政局、交通局、商务局、环保局,在交警支队召开联席会议,传达省、市各级主要领导批示指示精神,研究黄标车淘汰工作措施,协调各单位要重视黄标车淘汰工作、优化车辆报废程序。10月26日,黑河市公安局在市交警支队召开深入推进黄标车淘汰工作会议,各县(市)区公安局分管交管工作副局长、交警大队长、主管黄标车淘汰工作副大队长及办公室具体工作人员参加会议,市公安局党委副书记杨光出席会议并讲话,要求强化措施落实,全力攻坚。11月2日,邓福才同志深入市交警支队调研指导黄标车淘汰工作。他要求,要坚决落实省委、省政府,市委、市政府和市局党委的要求,层层压担子,落实责任,确保做到人人有目标,集中发力,短期迅速减量。交警支队班子成员分区域、分战线包保,每天一汇总、研究下步具体措施,遇到棘手问题,班子集体商议,及时向上级领导汇报,并做好工作部署。
二、明确工作目标,分类推进,为黄标车淘汰工作提供措施保障。按照省市政府要求和市局党委的工作部署,支队多次召开会议,要求支队、各大队要充分发挥好牵头部门作用。支队对全市黄标车总量结构进行精准分析,统筹规划,本着先易后难,分类推进,集中攻坚的原则,积极争取政府支持,促进与相关职能单位的协调配合。一是做好基础工作。车管科建立黄标车档案,做到底数清、情况明,先易后难,分类推进,见人见车,同时对“灭失车”、“僵尸车”进行调查,确保基础工作底数明确。二是强化部门协调。加强与市委宣传部门、交通局、商务局、财政局等相关职能单位的协调配合,提出具体措施,齐抓共管,促进黄标车淘汰工作有效开展。三是强化宣传引导。将国家政策、黄标车淘汰奖补措施通过电视台、报社、微博、微信等媒体广泛宣传,提高车主意识,促使车主主动前来报废。四是停止办理涉及黄标车业务。严格执行黄标车“限制买卖、限制转入、限制转出、限制过户、限制异地”检验的“五限”规定。严禁中介代办黄标车业务,加强尾气检验机构的管理,对凡是不采用国家标准规定检验方法出具的检验报告一律不予确认,不予进行安全技术检验。五是出台补贴政策。支队借鉴其他地市黄标车补贴标准,结合黑河市实际,制定出台《黑河市鼓励黄标车提前淘汰补助标准及发放程序》,并指导各大队可参考支队标准,协调当地政府出台补贴政策标准。
三、各地有效落实,快速跟进,为黄标车淘汰工作提供数量保障。一是发挥好公安交警部门牵头职能作用。各大队积极向当地政府汇报工作,争取理解支持,及时提出工作建议,在制定补贴政策、确定限行区域,严格环保检测等工作上当好参谋。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建立联动机制,协同推进工作和问题解决,提高工作合力。二是加大对违反限行的处罚力度。各地完善限行标志,扩大限行区域,同时将黄标车信息录入缉查布控系统,加大处罚力度,集中专项执法整治统一行动,强化路检路查,强力推动黄标车淘汰工作。三是增派民警上门提供服务。各大队除加强现场处罚外,增派民警为广大黄标车车主当好向导,及时宣导政府政策,讲解车辆报废流程及补贴标准,并带领车主现场报废车辆,留存档案,大大增强了工作措施的落实和提高了黄标车淘汰工作效率。四是强化工作创新。讲究工作方法,依法依规处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,各地在有效推进黄标车淘汰工作中,细化分解任务,层层签订责任状,加强情报信息研判工作、风险评估及维稳工作,并每天上报工作进展情况,建立和形成“政府统一领导、部门各负其责、社会齐抓共管”的工作格局。
责任编辑:徐志刚